短文两篇
佚名〔先秦〕
夸父逐日
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。渴,欲得饮,饮于河、渭,河、渭不足,北饮大泽,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
共工怒触不周山
昔者,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维绝。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;地不满东南,故水潦尘埃归焉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夸父与太阳赛跑,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;他感到口渴,想要喝水,就到黄河、渭水喝水。黄河、渭水的水不够,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。还没赶到大湖,就半路渴死了。他丢下的手杖,变成了一片桃林。
从前,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,(共工在大战中惨败,)愤怒地撞击不周山,支撑天的柱子折了,系着大地的绳索断了。(所以)天向西北方向倾斜,所以日月、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;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,所以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。
注释
逐走:竞跑,赛跑。
入日: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。
河、渭:即黄河、渭水。
大泽:大湖
简析
《夸父逐日》是一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古代神话故事,讲述了夸父与太阳竞跑,最终因口渴而死的悲壮故事。此文不仅体现了夸父的坚韧与毅力,也寓意着人类追求光明与希望的永恒主题;《共工怒触不周山》则讲述了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后,愤怒地撞向不周山,导致天地结构发生巨变的故事,既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现象的朴素理解,也寓意着人类在面对不公与压迫时,敢于抗争、追求正义的精神。
涓蜀梁疑鬼
荀子〔先秦〕
夏首之南有人焉,曰涓蜀梁。其为人也,愚而善畏。明月而霄行,俯见其影,以为伏鬼也;仰视其发,以为立魅也;背而走,比至其家,失气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