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村居

郑燮 郑燮〔清代〕

雾树溟潆叫乱鸦,湿云初变早来霞。
东风已绿先春草,细雨犹寒后夜花。
村艇隔烟呼鸭鹜,酒家依岸扎篱笆。
深居久矣忘尘世,莫遣江声入远沙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树木笼罩在迷朦的烟雾之中,乌鸦在鸣叫,宿雨初霁,残云旭日辉映成霞。
东风已经吹绿了早春的春草,小雨天气早晨仍然感觉到寒意。
村里小船上的人隔着烟雾在呼唤自家的鸭子,酒家沿着河岸扎着篱笆。
长久以来远离尘嚣,不要让江涛之声传入遥远的水村。

注释
溟潆:模糊不清。湿云:雨后云。
先春:早春。后夜:指早晨。
深居:谓远离尘嚣之世。远沙:远村。江南水村多以“沙”命名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衣殿臣编《郑板桥诗词选》(北京: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):84页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不详。作者二十五六岁时来到真州江村,设塾教书。三年后,作者在当地远近闻名,都感到惊奇,别处的私塾先生纷纷前来向郑板桥讨教教育之法。纯朴的乡亲们都把他当成自己人,东家送来鸡鸭,西邻送来新茶,酬谢这位教馆先生。为此,他写这首诗,抒发当时的心情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范文章著·地脉 中国名人故里与文化精神:大象出版社,2016.06

赏析

  这首诗描写了江村的祥和、富庶的田园风情。夜雨初晴后的早霞、远处的树丛、树上翻飞的群鸦、近处嫩绿的春草、带有雨滴的春花、江中的小舟、傍河围着篱笆的酒家,一切景物都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雾之中,是那么的静谧、那么的祥和,仿佛一幅淡雅的村居水墨画。

  作者身为画家,他将整个画面安排得虚实结合、错落有致,并运用国画中的留白构图方法,以一条大江占去大部分空问,并绵延至远方,给人无尽的遐想。

  诗人在诗中画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,给读者呈现一幅景色环境优美的水墨画,并表达了作者对村居生活的无限热爱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顾云,滕振才主编·中国文化杂说 宫廷文化卷:北京燕山出版社,2008.01
2、 [清]郑燮著·郑板桥集:三晋出版社,2008.8
3、 何金铠编著·中华诗词曲对仗大辞典:陕西人民出版社,2015.06

简析

  《村居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写山村周围的景象;颔联写山村的气候变化;颈联写山村的人们辛勤忙碌着;尾联诗人抒发自己很享受静谧的山村生活。这首诗表现真率性情,不傍古人,多用白描,明白流畅,通俗易懂,呈现出一幅景色环境优美的水墨画,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生活的无限热爱。

郑燮

郑燮

郑板桥(1693年11月22日—1766年1月22日)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板桥先生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。清代书画家、文学家。一生主要客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。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其诗、书、画均旷世独立,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、菊等植物,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,成就最为突出。著有《板桥全集》。康熙秀才、雍正举人、乾隆元年进士。中进士后曾历官山东范县、山东潍县知县,有惠政。以请臻饥民忤大吏,乞疾归。 94篇诗文  135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吟剑

洪秀全 洪秀全〔清代〕

手持三尺定山河,四海为家共饮和。
擒尽妖邪归地网,收残奸宄落天罗。
东南西北效皇极,日月星辰奏凯歌。(效皇极 一作:敦皇极)
虎啸龙吟光世界,太平一统乐如何!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雪望

洪升 洪升〔清代〕

寒色孤村暮,悲风四野闻。
溪深难受雪,山冻不流云。
鸥鹭飞难辨,沙汀望莫分。
野桥梅几树,并是白纷纷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咏菊

曹雪芹 曹雪芹〔清代〕

无赖诗魔昏晓侵,绕篱欹石自沉音。
毫端蕴秀临霜写,口齿噙香对月吟。
满纸自怜题素怨,片言谁解诉秋心?
一从陶令评章后,千古高风说到今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